每當市場上推出新款顯示卡,我總是興奮不已,尤其是當 Nvidia 揭曉 RTX 5080 時,其突破性的 DLSS 4 技術利用 AI 前所未有地提升畫質與幀率。然而,看著我那老舊的遊戲電腦,我心裡充滿疑慮。
我那可靠的 RTX 3080 多年來在 4K 最高設定下穩定提供 60 fps,但性能逐漸下降到 30 fps,迫使我降低設定。作為一名重視遊戲藝術表現的玩家,這實在令人沮喪。我這台老舊設備能應付這次升級嗎?
令人意外的是,Nvidia GeForce RTX 5080 竟然能與我那過時的配置相容,靠著我那 1000 瓦的電源供應器,足以應付之前 RTX 3080 的電力需求。
即便如此,我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我的系統並非理想,原始性能有時令人失望。然而,儘管我最初對 DLSS 4 抱持懷疑,其多幀生成技術讓我震驚,徹底說服了我它的價值。
我的電腦,我戲稱它為「爺爺級配置」,其實不算太老舊。它搭載 AMD Ryzen 7 5800X 處理器與 32GB 記憶體,主機板是 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 這是個關鍵細節。換裝顯示卡應該很簡單,但我很快就吃了癟。
我誤以為 RTX 3080 的電源線能直接用於 RTX 5080。我將兩條 PCIe 8 針電源線插進 RTX 5080 三個轉接頭中的兩個,滿心期待。結果毫無反應 —— 顯示卡的 LED 燈完全沒亮。太好了。
電腦已經拆得亂七八糟,我開始搜尋 PCIe 12 針電源線,意外發現 DoorDash 上有賣。我從另一州的 Best Buy 以 44 美元訂購了 Corsair PCIe Gen 5 Type 4 600 瓦電源線。得滿足這電力怪獸的需求,對吧?
一小時後,電源線送達。我接上線,顯示卡終於有反應 —— 但僅僅是微微亮起。螢幕沒有啟動,主機板上還亮起了紅色的 VGA 燈。又過了一小時,我才發現問題:X570 主機板那厚重的晶片組風扇擋住了 RTX 5080,無法完全插入 PCIe x16 插槽。怎麼用力都沒用。吐氣。
無奈之下,我只好將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這款 Nvidia 頂級顯示卡裝進 PCIe x8 插槽。搭配老舊的 CPU 和降級的插槽,性能會如何呢?
在五款遊戲中執行了 30 次基準測試後,RTX 5080 在我的配置上展現出平均的原始性能。但啟用 DLSS 4 後,結果令人震驚,正如 Nvidia 所承諾。我渴望體驗遊戲的完整藝術表現,但對像我這樣的舊電腦來說,DLSS 4 往往是唯一出路。
對不熟悉的人來說,DLSS 4 是一種 AI 驅動的超級取樣技術,能提升性能並銳化畫面。僅限 RTX 50 系列,多幀生成技術可為每個真實幀生成最多三個 AI 幀,但僅適用於支援的遊戲。你可以在 Nvidia 應用程式中調整設定,以在部分不支援的遊戲中啟用它。
我在《魔物獵人 荒野》中測試了 RTX 5080,這款遊戲暴露了 RTX 3080 的極限。在 4K、極高預設、RT 高設定且關閉 DLSS 的情況下,我只達到 51 fps —— 令人失望。啟用 DLAA(原生解析度)和標準幀生成(2 倍)後,幀率提升到 74 fps,達到我的 60 fps 目標。極致性能模式則達到 124 fps。(註:多幀生成(4 倍)尚未原生支援,但有解決方法。)
在《誓言》的「活地」中,我的 RTX 3080 表現掙扎,即使降低設定也勉強達到 60 fps。換上 RTX 5080,在極高、4K、開啟 RT 且關閉 DLSS 的情況下,只得到 35 fps。但啟用 DLAA 和多幀生成後,幀率飆升至 113 fps —— 提升了 223%。極致性能模式更是翻倍。
《上古卷軸:湮沒 重製版》更具挑戰性。在極高、4K、RT 極高且關閉 DLSS 的情況下,幀率在 20-40 fps 之間,平均 30 fps。啟用 DLAA 和多幀生成後,達到 95 fps,極致性能模式更飆至 172 fps。那些 Daedra 毫無招架之力。
《漫威對決》,一款競技遊戲,運行得很順暢。作為 Magik 主玩者,精準度至關重要。在極高、4K、關閉 DLSS 的情況下,我得到 65 fps,延遲 45 毫秒。啟用 DLSS 原生和多幀生成後,幀率躍升至 182 fps,但延遲增至 50 毫秒 —— 比預期差。性能模式搭配標準幀生成(2 倍)則達到 189 fps 和 28 毫秒延遲,與非幀生成性能相當。
《黑神話:悟空》的基準測試僅限標準幀生成,在電影畫質、4K、DLSS 40%、RT 極高的設定下,得到 42 fps。啟用幀生成後,達到 69 fps —— 足以暢玩遊戲。多幀生成理論上可推至 123 fps。
單純的顯示卡原始性能讓我失望,可能因為我的老舊組件和 RTX 50 系列的原始性能提升有限。但 DLSS 4 徹底改變了我的遊戲體驗。
DLSS 4 和多幀生成技術有其代價。AI 生成的畫面並非完美,物品欄或像 Cyrodiil 這樣的環境中偶爾會出現模糊紋理或瑕疵。DLSS 4 犧牲了原始畫質,換來更流暢的幀率和優化的畫面,非常適合優化不佳的移植遊戲。但我希望開發者不要過分依賴它來解決優化問題。
我的體驗顯示,即使在不理想的配置下,新顯示卡也能創造奇蹟。我曾考慮拆下主機板風扇以讓 RTX 5080 裝進 PCIe x16 插槽,但 DLSS 4 的表現讓這變得沒必要。
你不需要全面升級電腦就能享受新顯示卡。RTX 5080 需要 850 瓦電源和特定電源線,但這是可以應付的。顯示卡價格高昂且供貨稀缺,所以別急著升級整台電腦 —— 你現在的配置很可能已經夠用。
我的配置壽命未知,但 DLSS 4 和多幀生成技術延長了它的使用期限,讓我有足夠時間重新投入我喜愛的遊戲。